主题:国家开楼市退烧药方,关键在尺度和地方执行
4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二套房首付款不得低于50%等措施。4月17日,再次下发通知,规定住房贷款相关限制条款。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提出“商品预售许可最低规模不小于栋、商品房交付使用条件须明确、鼓励预售商品房质保金制”等若干要求……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再度触发了楼市调控的敏感神经。 综合最近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购房标准、信贷、税收等各方面组合出击,可以看到政府治理高房价的决心,通过政策调控等手段,最终达到实现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高端商品房的三种住房理想结构。投资客惊慌抛售、地产股市大幅下跌,似乎离我们期望值越来越近。 但在现实中,真正投机客户虽然抛售部分房源,增加供给,短期内出现房价下滑,但货币持有人会转向邻近或熟悉的二三线城市购买,虽有全款压力,但不会增加投资难度。一线城市实现调控目的,二、三线城市难免会重蹈覆辙。各地单纯依赖土地财政观念、保障性住房建设缓慢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使真正想住房却无力买房的中间或中下阶层群体,犹豫不决,持币观望。一方面是廉租房等保障房建设速度过慢,个别官员从中谋利,一方面是高房价面前举步维艰,加上政策执行大打折扣、百姓居住习惯有待改善等各种问题相继存在,更加雪上加霜。 传统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哪道工序、什么样的流程,都必须明确。此次,住建部等部门也提出了若干细则,但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利于地方官员权利集中或谋利的,都会出现管的过细,统的太死(细节不在讲了)。 在房地产行业上,从政府职能角度来说,主要应该做好政策导向、市场引导、检查监督、综合调控等几方面工作,严格把好土地综合治理、房产建设交易、物业维护监管、保障房建设等等四道关,一切以消费者为终端,将高地价、土地交易黑幕、官员腐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物业管理监督等围绕老百姓实际居住本身而经常发生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治理重点,真正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冯仑认为政府行政手段应该适度,否则会出现更多的违规行为,或者是出现房地产企业退出市场。他开玩笑的说到:“我们的市场准入就像发结婚证,政府如果又发结婚证,又管做爱姿势,但是就是不管生儿子和高潮,那你想会是什么结果?那就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野合,就是到处都是违规的;第二就是自宫就是退出市场不做了。”话虽幽默,但思后有几分道理。 房地产行业,涉及上下游产业较多,为国计民生头等大事,各种政策和细则的出台,需认真研究方法,综合考虑管理尺度和深度。大医院的药方开对了,还要考虑到地方医院、各级药店和患者。否则难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须知,标本兼治,方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