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残疾的市场能走多久
168发表于 2011-12-13 18:15
残疾的市场能走多久任志强 一个人有两只手,既可以保持身体前行的平衡,又方便处理不同方向可能出现的复杂事物,但如果少了一只就会有许多的不方便之处了。 市场中也有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一直是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同样缺一不可。没有看得见的政府之手来制定市场的规则、维护市场的安全、守住信用与道德的底线,则这个市场也许就变成了赌场,或黑社会控制的强买强卖了。没有政府这只手的市场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市场! 同样的是,如果缺少了看不见的手就变成了政府主导的机会经济,社会的资源就无法实现最佳的配置,收入的分配也无法实现合理的激励、无法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无法促进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历史恰恰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历史上所有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的国家的经济失败或破产也都同样的证明了这一点,整个社会都已从教科书中和现实生活中否定了计划经济的“成功”与“合理”性。 中国改革的三十年恰恰是一个从打破计划经济的体制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GDP 的增长正是靠市场的开放、靠民间的投资、靠金融资本市场的崛起、靠看不见的手形成的竞争、靠对外的开放与技术的引进、靠全球化的融入…… 但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政府疯狂的货币投入于救市让“中国模式”成了世界的标杆,GDP重回8%的骄人业绩冲昏了管理者的头脑,似乎计划经济手段的成功让看得见的手可以替代看不见的手独立撑起中国经济增长的这片蓝天了。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新三十六条都没有给中国的经济增添新的活力,也没有让看不见的手有出手的机会,无论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还是对通胀预期的管理,都没有让看不见的手重登大雅之堂,行政手段仍在唱着主角。 从中国的股市看以看到的不是经济的实体进程的合理反映,更不是一种正常的价值发现,而是被行政手段可能出台的政策预期所控制。这把悬在股市头上的剑既可以用各种不确定性的信息让股市暴跌,也可以通过谣言让股市暴涨,让中国的股市在经济增长高达GDP 超过10%时却成了全球仅次于希腊的倒数第二。股市所反映出的恰恰不是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而是看得见并且闲不住的政府之手的威力。 房地产新政则给了市场近60%销售量下跌的重创,用差别利率将大批的改善性需求挡在了市场的大门之外,更用户籍限制的行政手段阻断了加速中的城市化进程。短期的抬牛腿的政策将会给今后的发展留下许多遗憾。虽然今天尚未看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但此后的蔓延将会给市场留下无限的想象的空间。 也许政府仍将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幻想寄托于政府看得见的手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上,大约200多万套的保障房在部委与地方的合同中成为了考核业绩与升官政绩的一条红线,给了投资拉动一丝的希望。但保障房建设真的能弥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滑吗?4月份的房地产投资已出现了环比下降3.84%的苗头,而5、6、7月很可能在销售量的下降的压力之下让开发投资继续并可能快速的下降,而保障房则无力弥补这种投资下滑的余额。 按去年土地出让的价格计算,盖同样面积的商品房地方政府大约可以收到7000亿左右的土地出让收入,并会将这7000多亿再投入到实体经济之中。而同样的土地变成保障性住房之后,政府是零土地收益,也就是只有土地开发的投入而无土地的收益。同时就不可能将收益再转化为投资,这部分损失无疑是无法转化为新的投资的。而地方政府则还要为保障房支出相当的资金。 GDP的增长中计算的是增加值,当然好的商品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要好,增加值是不同等的,使用的钢材数量也未必相同。我不认为保障房的投资可以等量的替代。从历年统计的情况看,开发投资占住宅总量建设投资的约80%,但竣工面积只有60%不到,可想而知其中的差距了。 中国的经济就像一个被捆住了看不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